中国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手术安全性管理和视功能评价指标设定专家共识

发布日期:
2022-08-30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38(8):636-642.
摘要: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是一组严重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可造成严重视功能损害,是儿童及工作年龄人群不可逆盲重要病因。基因治疗是临床上全新治疗手段,同时也是IRD目前唯一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仍存在风险,如何在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管理,降低治疗的潜在风险是保障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针对IRD基因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化指导意见。因此,为了规范IRD基因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经验,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了我国IRD基因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的规范化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应用。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425420
于2022-09-22上传
编者信息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1950年有101人,2000年登记会员为4000人。当时全国眼科医师为22,000人左右。中华眼科学会逐年扩大了与国际眼科学界的联系,主持召开过多次国际眼科学术会议。经赵家良教授的努力,中华眼科学会终于2004年、2005年成为了国际眼科学会联盟(IFOS)和亚太眼科学会(APAO)的成员。 如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已传承至第10届领导集体,赵堪兴教授为主任委员。 1950年10月1日,中华眼科学会自己的刊物《中华眼科杂志》创刊号正式出版。

置顶